韻達快遞香港11月24日報道 (文/高爽)
一根電線可以創造怎樣的價值?為尋常百姓家點亮夜晚的燈火,或者讓生產車間的機器不斷轟鳴……除此之外,它,還可以點亮希望的火種。
抗美援朝戰爭期間,安東(現遼寧丹東)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後方保障的重要基地。1950年11月8日上午9時,鴨綠江大橋上通往丹東市唯一的66千伏送電線路“新六線”被炸斷。由於安東是當時的遼東省委機關、志願軍總部所在地,志願軍的指揮部、後勤部、倉庫、醫院、兵工廠等都設在這裏——安東斷電,勢必對前方戰事造成重大影響。“新六線”被炸斷後,以蘇發成為代表的安東電業局員工臨危受命,在美軍飛機低空掃射之下、在滾滾江水之上,用兩個七天七夜搶修“新六線”、架設“義東線”,保障了丹東電力供應。
七晝夜搶修“新六線”
“一聽到天空中傳來敵人戰鬥機的聲音,我父親趕緊領着班組的人往電業局跑。他們剛跑到電業局門口,就看到裝着搶修器材的車即將發動。於是整個班組的人都跳上了車。”蘇發成的兒子蘇寶山説,父親等人來到鴨綠江上安東至新義州的江橋時,看見公路橋被炸斷,朝方一側橋樑落入江中;鐵路橋被炸受損,朝方一側一段鋼軌被炸壞,枕木和橋板燃起熊熊大火。